艺术家专馆 首页
元 赵孟頫(款) 24.8x75 厘米
观摩1860次
此书临写“定武兰亭”全篇,行笔迟缓,有过于谨慎之态而少赵孟頫书法的遒媚之姿,墨色也无浓淡枯润变化,应为后人模仿之作。 款署称此为“至治辛酉(至治元年,1321)四月六日”书,将其与同年二月十五日赵书所书《光福寺塔铭》(上海博物馆藏)比照,此幅结体扁宽,用笔拘束,全无《光福寺塔铭》中体现出的赵氏晚年书法苍润潇洒的风神,故为伪作。
元 赵孟頫(款) 28.6x30 厘米
观摩7070次
赵孟頫(1254-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,宋宗室,湖州(今浙江吴兴)人。宋亡后出仕元朝,官至翰林院士承旨,荣禄大夫,封魏国公。博学多才,诗书画乐俱精,名满天下。绘画亦全能,山水、人物、竹石、花鸟皆所长。而且师承诸家,博采众长,尤崇尚晋唐、北宋古法,追求古意。作品取材广泛,风格多样,无论工笔、写意、青绿、水墨均擅长,并各具新意,为元代最富成就画家,对元四家和后世均产生重大影响。 本幅自题“江村渔乐,子昂”,钤“赵氏子昂”白方印,鉴藏印“学过心赏”一方。此图景色比较写实,少摹古之迹。构图分为三重:一重画近处坡岸、窠石、长松及两艘渔船;二重画江流、木桥、平原、村舍、旅客;三重画江渚水景和起伏群山。画幅虽小,却婉转几叠,并兼容自然和生活之景,经营颇具匠心。 此幅作品画风深得古法,简朴秀润。近处松姿学李、郭;中部小树之叶淡墨染出后施汁绿,似展子虔《游春图》中大苔点法;山石、坡岸多有勾无皴,亦不作苔点,存李昭道、赵伯驹遗法;部分坡脚、平沙略加皴斫或拖笔,参用董源之法;设色于浓重的石青、石绿中间以轻淡的赭石、朱膘,妍丽而又清雅。其风格诚如吴其贞评赵孟頫《松溪图》中所曰:“画法有勾无皱(皴),丰姿妍媚,复有古雅之气。”(单国强)
元 赵孟頫(款) 22.3x273.2 厘米
观摩3064次
赵孟頫的小楷妙得唐人的结构精严,饰以晋人的点画姿媚,兼备刚健婀娜与虚和委婉。尤其是长篇书作,法度严谨,结体端稳,疏密相宜,自始至终气脉贯通,绝无迟涩板滞和局促拘谨之感。 此作略具赵孟頫书法的形态,然而点画柔弱,随字数渐增而笔力随之减弱,殊少体势精严、气息首尾一致的赵氏小楷特点,老子像的勾勒则缺乏赵氏人物画中婉转自如的线条,故为伪作。 赵氏真迹《小楷道德经》,纸本24.5厘米,横618.6,亦收藏于故宫博物院,引首有姚绶题“松雪书道德经”,经文前有赵孟頫绘老子像,与伪作老子像有很大不同,并且人物转向不一样。 【故宫博物院】
元 赵孟頫(款) 31.4x51.4 厘米
观摩1341次
《天马图》中奚官控辔于前,马匹静立在后。人物面部刻画粗疏,衣纹绘制单薄板滞,马匹线条迟涩乏力,均与赵孟頫《人骑图》等真迹相去甚远。 图后篆书杜甫《天育骠骑歌》,纸本,纵32.2厘米,横62.5厘米。行笔无赵书出入李斯、李阳冰小篆的婉转轻灵,笔力尤欠圆劲,加之松雪并无署款所称延祐四年(1317)“奉使开平日久”之事,故为伪作。【故宫博物院】
元 赵孟頫(款) 28.5x116 厘米
观摩910次
此卷卷首绘王羲之像,面部刻画简略,人物衣纹勾写乏力,后以楷书临写王羲之书《黄庭经》,点画柔弱,结体松散。经徐邦达先生鉴定,书画均无赵氏风貌,艺术水平较低,明显为赝品。 究其年代,当是明代临仿之作,其末行后原有作者本款,后为造假者洗灭,钤印皆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