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家专馆 首页
北宋 郭熙(传) 32.4x104.8/全卷32.4x550 厘米
观摩16628次
郭熙,字淳夫,河阳温县(今属河南)人。好游历,擅画山水,初本无师承,后临摹李成六幅骤雨图而笔法大进,英宗时已崭露头角,深得名公巨卿欣赏。神宗熙宁初年被选入翰林图画院任艺学,继升待诏,深受神宗看重。当时宫廷屏壁多为郭熙所画,元丰年间官制改革,中书、门下两省和枢密院、学士院中亦装饰有郭熙之作。郭熙擅长表现四时朝暮、风雨明晦、不同季节气候、景物的微妙变化,并创造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。哲宗时期仍在画院,虽已暮年而创作精力仍然充沛。其山水创作见解经其子郭思整理成《林泉高致》一书。 《树色平远图》以横卷构图描绘晚秋郊野景象,近水远山,景色开旷,一群野凫正在掠过水面,河上还有小舟两叶相对。船上的人正在悠闲地谈话,溪岸上仍有人赶着牲畜躜路,远处有村舍丛林和重重远山隐现在苍茫的暮霭之中。在秋林野水间有一土阜,地势高爽,上筑茅亭,正是高人逸士诗酒佳会吟咏雅聚的理想处所。两位老者在童仆的搀扶下通过板桥向茅亭走来,前面已有仆人携带琴酒抵达土阜下方,凉亭中隐约现出人影,似正等候嘉朋好友来聚。全卷景色清幽,意境淡远,通过山水鲜明地表现了士大夫超然出尘的闲情逸致,卷后有赵孟頫、柯九思、虞集等人诗文题跋,其中柯九思题诗为: “郭熙笔法出营丘,古木空亭老更幽。记得溪桥曾访隐,斜阳澹澹远山秋。 ”可谓道出了图中的妙境。郭熙擅画秋山平远,本图中可见此类题材的风貌。 本图无款。卷上钤有 “宣和中秘”印章,可知原系北宋宫廷藏画,清代曾经梁清标、孙承泽收藏,后入清内府,《庚子消夏记》、《石渠宝笈初编》等书著录。经香港张文奎售与美国顾洛阜,后转大都会美术馆。(薄松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