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家专馆 首页
清 徐扬 68.9x1690.3 厘米
观摩5847次
绘乾隆皇帝乘轿从山东德州附近的一座浮桥过运河的情景,并展现了刚修整一新的德州古城。乾隆诗:运水浮桥螮蝀悬,重邱城郭富人烟。观民喜见千家聚,问岁知逢五熟连。调幕多惭休颂我,书禾有庆益祈天。十分心始三分慰,次第评量驿路前。
清 徐扬 68.8x1994 厘米
观摩6434次
《乾隆南巡图》共有十二卷,总长达154.17米,描绘乾隆十六年,乾隆携后宫、臣子第一次南巡的境况。第六卷名为《驻跸姑苏》,此卷描绘楼宇数座,人物众多,声势浩大。画面楼宇格局整齐,街区、河流、山峦布局合理,人物各司其事,场面繁华、热闹!
观摩6170次
《乾隆南巡图》卷四名为《阅视黄淮河工》,为乾隆南巡时的第四站,南巡路上乾隆皇帝作诗520余首,从中选出十二首,宫廷画师徐扬以诗意依前后次序分卷描绘。图绘淮河岸河人头攒动,河面波光鳞鳞,数只船帆迎风扬起,堤坝固若金汤;远处水天相边,云蒸雾集!
清 徐扬 35.8x1225 厘米
观摩5413次
纸本,设色,全卷1225*35.8cm,辽宁省博物馆藏。《姑苏繁华图》又名《盛世滋生图》,描绘苏州的繁华景象。图上城外山峦重叠,城内房屋甚多,整齐划一;船只铺满河面,街道上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,实乃繁荣昌盛!
清 徐扬 68.8x1994 厘米
观摩4632次
《乾隆南巡图》共有十二卷,总长达154.17米,描绘乾隆十六年,乾隆携后宫、臣子第一次南巡的境况。第六卷名为《驻跸姑苏》,此卷描绘楼宇数座,人物众多,声势浩大。画面楼宇格局整齐,街区、河流、山峦布局合理,人物各司其事,场面繁华、热闹!
清 徐扬 68.8x1096.17 厘米
观摩4141次
《乾隆南巡图》卷四名为《阅视黄淮河工》,为乾隆南巡时的第四站,本卷以“御制恭依皇祖揽黄淮诗韵”为文,描绘乾隆皇帝渡过黄河后,当日和次日视察黄河、淮河、运河和洪泽湖四大水系汇合处险要工程的场景。
清 徐扬 88 厘米
观摩4083次
纸本,设色,尺寸不详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绘赤松一板凳,粗壮笔真,松枝弯曲自然,松针繁多清晰;黄石耸立,形状奇异;地面翠竹、杂草生机勃勃。画题:恭逢 万寿圣诞日薰沫敬写 赤松黄石二仙图 臣徐扬。
清 徐扬 68.8x1690.3 厘米
观摩3777次
绘乾隆皇帝乘轿从山东德州附近的一座浮桥过运河的情景,并展现了刚修整一新的德州古城。《乾隆南巡图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国宝级书画珍品之一。全套共十二卷,纵68.6厘米,总长15417厘米,描绘乾隆十六年(1751年)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。
清 徐扬 48.9x1342.6 厘米
观摩1093次
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正月初一,观象台钦天监测到“日月同升,五星联珠”的天文异象,预示是年“海宇晏安,年谷顺成”。 徐扬奉命绘图记录此千载难逢之吉兆。画卷详绘了观象台,胡同合院,牌楼城门,交通工具,各类店铺等北京当时的城市面貌,再现了当时乾隆盛世市井繁华富庶的情形,以及当时百姓烧聚火盆、守岁接神、挂千等等岁朝习俗。